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近日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来自西藏察雅县的扎西(化名)。他的左手四指被电锯锯断,从受伤到抵达医院已过去19小时,远远超过断指再植6~8小时的黄金救治时间。面对这一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医院手显微外科团队上演极限操作,历经9小时精细手术,成功为其接活四根断指!更令人动容的是,扎西的弟弟去年也在此处成功完成断指再植治疗。这跨越千里的两次“奇迹”,不仅是医疗技术的胜利,更是突破地域的健康守护。医院手显微外科以过硬的医疗实力,不辜负每一次信任和选择,为渝藏两地手足伤残患者搭建起希望的桥梁。
\n
扎西及家人为刘兴泉医生、曹康明医生献上哈达,对手显微外科的医疗技术表示了肯定。图源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
\n跨越千里接断指
\n当电锯的轰鸣声戛然而止,在家中做工的扎西看着自己血肉模糊的左手,四根手指几乎都被电锯锯断,那一刻他感到的不仅是剧痛,更是对未来生活可能丧失劳动力的恐惧。更糟糕的情况是,当地医院表示只能做紧急包扎处理,没有相应的医疗条件把手指接回去。命运的齿轮在此刻转动,扎西想起自己的弟弟一年前同样发生手指离断的意外,而后在重庆长城骨科医院成功接活了断指。带着一线希望,家人陪着扎西搭乘飞机,跨越雪山与云海,在伤后19小时抵达重庆。
\n
扎西左手伤情严重。图源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
\n“左手拇指末节和食指近节不全离断、左手中环指近节完全离断伤、指间关节面破坏严重伴大面积缺损、断指缺血19小时”,扎西的诊断书让临床经验丰富的重庆长城骨科医院手显微外科医疗团队也感到相当棘手。面对高难度的保指难度和患者远赴千里寻求救治的强烈诉求,医院立即启动创伤救治绿色通道,多学科高效协作,手显微外科团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会诊评估,并制定了个性化的再植手术方案。一场显微外科的“极限挑战”就此拉开帷幕……
\n断指19小时后成功再植
\n扎西的手术由手显微外科再植组组长刘兴泉主刀。准备就绪后,医疗团队在显微镜下展开精密操作:清创、骨缩短、骨折固定、肌腱修复。针对血管缺损难题,从患者肘部截取自体静脉进行桥接移植,随后对断裂的血管、神经进行吻合,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在毫米级的精度下完成。经过9个小时不间断地精雕细琢,四根苍白的断指全部恢复血运。
\n
刘兴泉医生为扎西实施断指再植手术。图源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
\n“在临床中,我们经常面对受伤时间长、再植条件差的复杂病例,由此积累了丰富的救治经验。”刘兴泉医生表示,“但需要强调的是,精细的显微外科手术只是保指成功的第一步,术后72小时血管危象期的密切监测和精心护理同样至关重要。只有平稳度过这个关键期,才能真正保住患者的手指。”
\n正如刘兴泉医生所言,术后管理同样考验着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针对扎西的病情,医疗团队制定了全方位的治疗方案:在药物治疗方面,采用抗感染、抗凝、止痛等多管齐下的策略;康复治疗同步介入,运用微波、红光等物理疗法消炎消肿;护理团队更是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严格执行血运观察标准,通过专业规范的监测流程,密切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反应等关键指标。这套集医疗、护理、康复于一体的系统化术后管理体系,为再植手指的成活提供了坚实保障。
\n在医护人员的护航下,扎西成功度过危险期,四指全部再植成功。
\n患者的肯定源于23年的技术沉淀
\n“感觉好呢!”扎西躺在病床上露出受伤后第一个笑容。这简单的话语背后,是一个正值壮年的人重获劳动力的喜悦,更是对医护人员最高的褒奖。扎西表示,自己之前很担心手指断了会影响干活和生活,现在总算把手指接上了,家人们也稍稍放心了。出院前,扎西一家特意为刘兴泉医生等献上哈达,由衷感谢医护人员的付出。
\n针对扎西的后续治疗,医疗团队表示通过系统性的康复治疗和功能重建治疗,患者的手指功能将逐步恢复,届时完成基础动作和日常生活将不成问题。
\n
主刀医生刘兴泉查房,密切关注扎西的恢复情况。图源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
\n从雪域高原到山城重庆,这场跨越地理极限的救治接力,展现了重庆长城骨科医院手显微外科以23年的精湛技术、高效的救治体系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搭建起连接渝藏两地的生命之桥。当扎西兄弟二人先后在这里重获完整双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医者对生命承诺的坚守——无论患者来自何方,无论伤情多么复杂,都将全力以赴,守护每一双劳动之手,托起每一个家庭的希望。(资讯)
\n原标题:西藏兄弟先后赴渝接活断指!重庆长城骨科医院为断指19小时患者成功实施再植手术
真正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