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以为特朗普最怕的是外部的挑战,但我越看越觉得,他真正忌惮的,恐怕是按下那个自以为是的“绝命按钮”后,震动最剧烈的,恰恰是自家的后院。
这事儿最近又被翻出来炒,说他藏着几手狠牌,准备给咱们来个措手不及。可这些牌看着唬人,真要打出去,就跟那扔出去的回旋镖似的,飞得越猛,转回来削自己也越狠。
先说说那个听起来最硬核的家伙——稀土。这玩意儿可不是超市里的大白菜,而是现代工业,尤其是军工的“维生素”。美国国防部自己的报告里都写得明明白白,他们超过九成的稀土加工都得在中国完成。就拿美军的宝贝疙瘩F-35战机来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造一架就需要将近417公斤的稀土材料。
特朗普就算把金融制裁的调门唱到天上去,冻结这个、切断那个,可他总不能让生产线上的F-35停工吧?这事儿不是喊一句“美国制造”就能解决的。拜登这几年没少花钱,又是补贴澳大利亚又是拉拢加拿大,想自己另起炉灶搞稀土厂。可问题是,从建厂到量产,那得按年头来算,远水解不了近渴。真把脸撕破了,稀土供应链一断,最先“卡脖子”的,反而是五角大楼自己。
硬的动不了,软的呢?那就更复杂了。比如拉着欧洲那帮老伙计们一起“组团”。想法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这帮盟友早就不是铁板一块了,心里都揣着自己的小算盘。
你看德国,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从中国进口了超过1100亿欧元的商品,宝马、大众这些汽车巨头一半的利润都指望着中国市场。还有法国,空客的飞机订单拿到手软。你让这俩“带头大哥”跟着美国一起跟自己的大客户翻脸?那不是等于让他们自己砸自己的饭碗吗?去年欧盟内部为了要不要给中国电动车加税,吵得不可开交,法国拍桌子支持,德国转身就反对。特朗普想再搞一次“统一战线”,恐怕连个像样的队伍都拉不起来。
盟友靠不住,那就只能自己上阵,动用金融这根“大棒”了。这里面有两招,一招是把中国踢出SWIFT系统,另一招是冻结中国的在美资产。听着都像是能一剑封喉的绝招。
先说踢出美元结算体系。这招确实够狠,毕竟路透社的数据也显示,美元在全球支付里还占着九成江山。短期内,我们肯定会经历一阵剧痛。但问题是,咱们也没闲着。早在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就上线了自己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数据,到2024年初,这个系统已经有一千多家境内外机构参与,生意都做到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去了。
这就像什么呢?你家一直用着村里的喇叭广播,突然村长不让你用了。你难受一阵,但扭头发现自己家早就装好了高保真音响,虽然一开始用的人少,可这么一逼,邻居们反而都跑来你家听音乐了。美元霸权的根基是啥?是信任。一旦它沦为可以随意动用的武器,那信任的堤坝也就离崩溃不远了。
再说冻结资产,这招更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典型。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初,中国还持有大约7700亿美元的美债。这笔钱看着是我们的资产,其实也是美国信誉的压舱石。如果华盛顿真敢冻结这笔钱,那咱们的反制措施可能就一句话——行,那我也冻结你们在华的资产。
之前对俄罗斯搞制裁,美债市场没崩,是因为俄罗斯的体量小。要是换成中国,哪怕只是象征性地抛售十分之一的美债,整个华尔街都得抖三抖。到时候,美联储还敢不敢加息?美国的通胀还能不能控制住?这都是要打上巨大问号的。金融市场玩的就是信心,一旦信心没了,那就是山崩海啸。
更何况,特朗普想玩转这么大的棋局,他先得把自己家里那摊子事儿给捋顺了。现在美国内部,比外面可乱多了。政府一年能闹两次关门危机,债务上限的谈判跟演连续剧似的,非得拖到最后一小时才勉强过关。共和党内部自己人都能打起来,前议长麦卡锡被自己人赶下台,这在历史上都罕见。一个连内部都摆不平的领导者,怎么可能指望他能精准、有力地执行如此高风险的外部战略?
就连美军,也未必会完全听他的。国防部2022年那份报告里有句话说得很直白:军队效忠的是宪法,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如果特朗普的命令被认为会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甚至引发不可控的冲突,来自国会和军方的掣肘力量,绝对是他无法忽视的。
所以说,这几招所谓的“绝命棋”,更像是谈判桌上用来吓唬人的筹码,把威胁值拉满,但真要落到实处,执行力可能无限趋近于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玩脱了,那个“反噬”的力道,可能美国自己都承受不起。
世界不是他个人的公司,大国博弈也不是一场可以随时推倒重来的商业谈判。
真到了那个地步,先喊疼的,可能还真不是我们。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真正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