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1]
《咏史》
清・龚自珍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龚自珍的《咏史》是清代七言律诗中的佳作。此诗表面咏史,实则讽今。开篇描绘东南繁华之地,名流恩怨交织的景象。“牢盆狎客”“团扇才人”讽刺了那些追逐名利的小人得势。“避席畏闻文字狱”指出当时文人因文字狱而噤若寒蝉,著书只为谋生。尾联用田横五百壮士的典故,质问那些趋炎附势之人,难道归来都能封侯吗?全诗笔锋犀利,借古喻今,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2]
《村居》
清・郑板桥
雾树溟潆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
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
村艇隔烟呼鸭鹜,酒家依岸扎篱笆。
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江声入远沙。
郑板桥的《村居》是清代七言律诗中的优秀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春景图。开篇以雾树、乱鸦、湿云、早霞勾勒出朦胧的乡村清晨。“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一绿一寒,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寒意交织。“村艇隔烟呼鸭鹜,酒家依岸扎篱笆”,生动描绘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闲适。尾联表达诗人深居乡村,忘却尘世的心境,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宁静悠远。
[3]
《柳条边》
清・纳兰性德
是处垣篱防绝塞,角端西来画疆界。
汉使今行虎落中,秦城合筑龙荒外。
龙荒虎落两依然,护得当时饮马泉。
若使春风知别苦,不应吹到柳条边。
纳兰性德的《柳条边》堪称清代七言律诗中的佳作。诗围绕柳条边展开,描绘了其作为疆界的防御景象。“是处垣篱防绝塞,角端西来画疆界”点明柳条边的作用。“汉使今行虎落中,秦城合筑龙荒外”,通过汉使、秦城等意象,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尾联“若使春风知别苦,不应吹到柳条边”,借春风抒发离别的哀愁,使诗歌在描绘边塞风光的同时,蕴含着深沉的情感。
[4]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清・查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查慎行的《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是清代七言律诗中的上乘之作。此诗记录了诗人的行程所见。“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交代行程。“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描绘出乡村鸡鸣犬吠、鹅鸭嬉戏的热闹场景。“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细腻地写出了春雨滋润、秧苗整齐的田园风光。尾联强调湖南风土人情,展现了春深时节乡村的繁忙与生机。
[5]
《雨馀小步》
清・王夫之
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竹箨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恰恰向人啼。
王夫之的《雨馀小步》是清代七言律诗中的佳作。诗描绘了雨后漫步的情景。“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营造出清幽的氛围。“竹箨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刻画了诗人的形象。“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以奇特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雨后景色。尾联“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恰恰向人啼”,表达诗人不慕隐逸,热爱自然的心境。
[6]
《秋夜》
清・黄景仁
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纤云激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
谁人一声歌子夜,寻声宛转空台榭。
声长声短鸡续鸣,曙色冷光相激射。
黄景仁的《秋夜》是清代七言律诗中的佳作。开篇“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营造出秋夜的清冷孤寂。“纤云激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以宏大的自然景象,展现秋夜的动荡不安。“谁人一声歌子夜,寻声宛转空台榭”,歌声在空荡的台榭中回荡,更添凄凉。尾联“声长声短鸡续鸣,曙色冷光相激射”,以鸡啼和曙色冷光,暗示新一天的到来,却依然充满寒意。
[7]
《感旧》
清・黄景仁
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黄景仁的《感旧》是清代七言律诗中的佳作。诗表达了诗人对旧情的感慨。“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借宿醉和啼鹃烘托出离别的哀愁。“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用相如和杜牧的典故,追忆往昔的爱情誓言和深情。“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感慨别后相思之苦,回首已是物是人非。尾联“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表达对旧情的执着和怀念。
[8]
《秋暮吟望》
清・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赵执信的《秋暮吟望》是清代七言律诗中的佳作。诗人自称“不为秋悲”,但诗中却充满惆怅。“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描绘出秋暮寒山、新月、落叶的萧瑟景象。“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进一步渲染秋意的凄凉。“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以短烛、酒和北斗,表现诗人孤独寂寞,无心赏景的心境。
[9]
《咏红梅花得“红”字》
清・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曹雪芹的《咏红梅花得“红”字》是清代七言律诗中的佳作。此诗以红梅为主题,赞颂其品格。“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突出红梅不畏严寒,率先绽放。“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用庾岭、罗浮的典故,增添红梅的神秘色彩。“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以奇特的想象描绘红梅的艳丽。尾联“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赞美红梅在冰雪中展现的独特风姿。
[10]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是清代七言律诗中的佳作。此诗尽显诗人的爱国情怀与豁达胸怀。“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道出自己虽身心疲惫,但仍坚守职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成为千古名句,表达为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看似无奈,实则豁达。尾联与妻子开玩笑,增添了生活情趣,更凸显诗人的乐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真正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